小虎鲸皮埃诺钢琴教育 2022-05-10 14:48:17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奏者,演奏技巧与音乐感觉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这也是为什么学习钢琴者甚众,而能成为个中翘楚的只有寥寥数人的缘故。有些人手指机能几乎完美无瑕,却常常被人戏称为“钢琴匠”;而有些理论知识坚实深厚的人,却对如何用手去诠释音乐一筹莫展。
在谈论技巧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确一个前提:演奏钢琴不是体育运动,技巧永远服务于音乐。
技巧,英文为“technique”,这个单词源于希腊文“teche”,意为“艺术”。在钢琴上讲,这个词涵盖了我们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但一般我们所指的技巧指的就是速度和手指的敏捷度。
练习钢琴技巧所需要的肢体动作基本有三种:
1 运动自如的手指(手指的独立性训练)。
2 灵活的手腕和小臂,以及从这两个部位发起推力的能力。
3 以小臂及大臂的自身重力作为肢体活动的基础(重力演奏、随时放松)。
通过这三点,我们可以了解到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诸多要求的意义是什么,早期的高抬指训练(虽然国内钢琴教育界对此目前争议甚大),是为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手指独立性;日常的琶音、音阶及八度跳音等练习,是为了学生获得灵活的手腕;不断地提醒学生让大臂及小臂放松(此放松并不是持续性的放松),依靠自然重力演奏是为了让学生避免演奏中出现肌肉过度紧张,而且又使学生可以演奏出浑厚、自然的强音。
但是,有很多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往往只强调学生其中一点而忽视其他两点。例如,早期有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训练手指独立性,要求学生在手背上放置一枚硬币然后进行高抬指训练,但这样往往会造成学生过度的肌肉紧张,严重时甚至会小臂酸痛乃至受伤。当然现在这种声名狼藉的方法早已被摒弃,但很多教师只重视训练钢琴技巧的一点而忽视其他两点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钢琴家贝尔曼曾指出:钢琴技巧的良好基础有两个重要的基石,即“经济原则”与“延伸原则”,笔者对此深以为然。经济原则要求我们演奏的动作最经济化、实用。当小幅动作可以满足演奏需求时,绝不动用非必要的大关节。例如手指可以完成的动作,不需要再画蛇添足的运用手腕或手臂的帮助。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率,我们必须用最省力的杠杆来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延伸原则要求我们在演奏时,暂时不用的肢体也同样要准备好,例如在完成一段手指可以独立完成的动作时,手腕与小臂和大臂虽然并未处于演奏中,但要为演奏做好心理准备,也就是所谓的“肌肉放松,心理紧张”。
当然,钢琴技巧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笔者不可能通过寥寥数语就道尽其中真谛。在这里我只能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经历给予学生们几点建议:
1 要养成保持良好坐姿的习惯,虽然钢琴老师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可能比弦乐老师们更为开放,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要求。手的肘部不应低于键盘的水平面,为避免在演奏中不可避免的加入过多重量(大臂自身重力)。我们要明白,格林·古尔德并不是因为坐得低才弹得好,而是因为尽管他坐得非常低,他也能弹得挥洒自如。始终提醒你自己:你并不是古尔德!
2 要重视练习曲,尤其是专项手指练习的学习。很多学生会在某一项手指技巧上特别的弱,比如三度、六度、四五指的力量,毕竟没有弱点的人很少。这时候我们可以练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曲。如果忽视这些专项技术练习,在演奏中你永远不可能达到自己心中的完美。
3 要多多练习音阶和琶音。音阶和琶音是18世纪及19世纪钢琴音乐作品最基本的要素,熟练的掌握它们对于学习这些作品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但是,音阶的练习并不单单是双手隔八度平行进行这么简单,我建议学生不仅要双手隔八度练习,也要隔三度、六度、十度去练习。不仅仅要练习自然大调和和声小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及自然小调、旋律小调也要练习。同样不仅仅要练习长琶音,短琶音同样也要练习,这样在提高手指技巧的同时,学生的视奏能力也会进步颇多。
小虎鲸是啥?
小虎鲸皮埃诺™钢琴教育是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985高校毕业的学霸们联合创立的钢琴教育学校,旨在为4-12岁的琴童提供专业、完善的钢琴教育,使其不但具有扎实的钢琴演奏功底,而且能够成为一名具有良好艺术与人文素养的人。
入群:
欢迎添加小虎鲸客服微信:xhjkf1,入群跟老师及家长们一起讨论孩子的学琴问题。
试课:
添加小虎鲸客服微信:xhjkf1,可免费试课。
校舍地址:
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九号B3座626室(徽商银行楼上)。
电话:025-8320 0356 / 137 0515 7047(徐老师)。
精彩文章回顾:
练琴和作业,真的不能兼顾吗?
80、90后门当年的奇葩练琴故事
如果您喜欢我们,那就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