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琴童家长在线交流平台 2022-08-02 19:46:46
重磅推出
2017年11 月
在当当网、亚马逊及全国各大音乐书店将会同步推出老徐的最新力作
《全国钢琴比赛获奖曲目精选》
我编纂这本书的目的在于,为教学在一线的钢琴老师和业余(六至十四岁)的钢琴学生提供一个参考的指引,此书收集并筛选近年来全国钢琴比赛获奖学生弹奏作品,在曲目的选择上,则尽量做到广泛性、趣味性和音乐性。
此书预售:亚马逊网站
链接地址☟☟☟☟☟☟
https://www.amazon.cn/dp/B076W4C16F/ref=cm_sw_r_cp_api_3l3fAb0ZD0E1Q
此书预售:当当网
链接地址☟☟☟☟☟☟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183417.html
此书预售:淘宝网
链接地址☟☟☟☟☟☟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30r.1.14.9.61937835ICHG0u&id=561806890899&cm_id=140105335569ed55e27b&abbucket=5
一、看能力是否达到和符合十级的水平。
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证明。
基本练习。音阶、琶音应流利、均匀、熟练,并达到一定速度。十级要求同、反向的音阶达到每分钟120拍,每拍为4个音。每分钟120拍是起点速度,如能更快捷当然更好,但如果明显达不到这个速度,显然就不合格。因为每一级都有音阶琶音,如果以七级、八级的速度来考十级,那是不达标准的。
练习曲是否足够流畅?十级目前采用的是莫什科夫斯基的练习曲,它们都是音乐性很强、艺术性很高的作品。要达到这些练习曲所要求的华丽、轻盈、激情,就必须有相当的功力,并达到一定的速度,弹奏方法也必须正确乃至完善。如果弹得缓慢而呆板,像慢练一首车尔尼练习曲似的,哪怕一个音都没弹错,也不会获得通过。若不具备相应级别所要求的能力,就是最人的不合格。
一般来说,听了基本练习与练习曲,对该考生的基本弹奏方法与能力,就基本上明确了。当然在复调、奏鸣曲和中外乐曲中,还会进一步地证实该考生的具体水平与能力。
二、看音乐表现的优劣。
其中包括节奏感、音乐感、音乐理解与表演能力,以及对音乐风格的掌握与表现。
复调作品。目前选用的都是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每一组都由前奏曲和赋格曲两个部分组成。弹好前奏曲,关键在于对风格的掌握;速度以更好地表现出巴罗克风格为标准,决不是越快越好。学生的功力应体现在触键的清晰与弹性、音乐的生动和趣味、节奏的动力与精神等方面。而赋格曲则根据对主题特性的设定、连断、表情的统一性、各声部的清晰与独立等方面,来作为衡量其演奏质量好与否的不可缺少的标准。
大型作品。目前选用的都是贝多芬早期奏鸣曲的第1乐章。贝多芬的这几首奏鸣曲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难度,音乐表现都有相当的深度。在技术容易的地方,也许音乐更具深度,更难以表现。就拿贝多芬《G大调第10奏鸣曲》(Op.14 No.2)来说,把音弹下来不难,但音乐是很难表现的,千万不要觉得“偷了巧”了。因为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如果你所弹的根本不是“贝多芬”,那从音乐和风格上来说,就是不合格的。
中外乐曲 。在这一项曲目中,由于涉及到不同的风格,有一定选择余地。对所选定作品的音乐表现及弹奏技术的完美与否,是评判合格与否的最主要标准。
根据以上技术和音乐标准,再来看看全国钢琴考级的几套考级曲目的具体情况。
(一)第三套曲目。
这是目前选用较多的一套。
莫什科夫斯基(Moritz Moszkowski)练习曲第1首。这是一首非常华丽、积极、流畅的练习曲,其中有很多强弱变化和对比,乐曲富于活力和趣味。考生中常见的问题是:太慢、太木,缺乏强弱的变化,或不流畅、不均匀,手指能力不能胜任。因此考生将这首练习曲弹奏得如何,经常会说明该考生是否达到了十级的程度!
巴赫《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平均律第一册)。前奏曲中有4次速度的变化,这是巴赫本人标明的要求,Allero - presto - Adagio - Allegro,是必须要做出来的。弹奏其快板千万不要太急,必须十分稳当自在,应表现出一种结构的美。赋格曲可处理得生动一些,连、跳的处理须十分统一,才能有说服力。
贝多芬《G大调第10奏鸣曲》(Op.14 No.2)。这首曲子如内心的倾诉,娓娓道来,十分动情。要掌握这种心态,必须研究和了解贝多芬:学生经常弹得太慢、太拖,缺乏内心感觉,缺乏应有的音乐倾向、乐句表情,犹如一杯淡而无味的白水,弹的根本不是“贝多芬”。如果又无内心感觉,又缺乏应有的动力,虽然选了一首“容易的曲子”,但却作了失败的演奏。其实这首奏鸣曲在音乐表现上比第4套的《降B大调奏鸣曲》(Op.22)更难,所以考生在选用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汪立三小奏鸣曲《在阳光下》。这首乐曲表现了在明媚的阳光下儿童的尽情欢乐与嬉戏。弹奏时要注意触键的精致与弹性,以及连跳与强弱的变化。左手部分应均匀,平展如水面或草地,千万不能粗糙或崎岖不平。
肖邦《幻想即兴曲》。弹奏这首乐曲要突出其幻想性与即兴性,音乐土要做到流畅起伏、随兴所至。技术难点在于双手的4对3与2对3,以及手指的流利和对各种位置与力度的适应。
(二)第四套曲目
与第三套相比选弹的人少一些,但在北京以外用的人似乎较多。
莫什科夫斯基练习曲第11首。这是一首非常轻盈、敏捷的音乐会练习曲,需要非常流利、轻巧的触键,切忌笨重、结实。弹奏时要抓住节奏点,一触即发地弹出透亮的点来,其他音则平滑轻松,依靠惯性动力而过。
巴赫《d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平均律第2册)。其前奏曲非常生动、积极,节奏鲜明,具有很强的动力。学生常出现的毛病是:太平、太温,装饰音不正确。赋格曲的主题要弹得连贯并一气呵成,要以乐句把曲子组织起来,切忌孤立地死打拍子,把曲子弄得支离破碎。
贝多芬《降B大调第11奏鸣曲》(Op.22)第1乐章:这是一首充满朝气、活力和精神的快板乐章,是具有典型的贝多芬式的追求和动力的乐曲,因此音乐上较好理解。在技术上,分解八度和八度齐奏有一定的难度,要认真练习和克服。
肖邦《降G人调圆舞曲》(Op.70 No.1)。这是非常华丽的圆舞曲,难在快速并大跳,因为位置非常开张,故要求准确性。学生往往放慢很多速度,弹得勉勉强强,这就说明其能力不够十级。所以,明确地表现出该曲的特性是首要的目标。
孙以强《谷粒飞舞》。这是一首托卡塔式的乐曲,弹奏时要十分清晰,平均,情绪要非常欢快,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曲中双手的交叉重复和在快速音流中突出旋律都是难点。
(三)混编第一套曲目
这套曲目用的时间已较长,因此更为大家熟悉,所以选用的人也不少。
莫什科夫斯基练习曲第2首。这是一首热情洋溢的曲子,音乐性十分强。虽是一首左手有快速音流的练习曲,但右手的和弦要作为曲调来弹好,故更为不易。考生必须有全身的协调一致、通畅用力的功底,才能弹好。弹时注意音乐的强弱变化和起伏,所有的曲调性因素都要寻找挖掘出来,才能使全曲始终充满音乐性。
巴赫《降B大调前奏曲与赋格》(平均律第1册)。这首前奏曲两手交叉,要弹得非常清晰、均匀、灵活、精致。后半段的和弦犹如管风琴,要弹得丰富、洪亮,并配合好踏板。赋格的主题要处理好连、跳,并在全曲中统一起来,音乐性质可以生动、果断一些。
贝多芬《c小调“悲枪”奏鸣曲》。这是一首在音乐、节奏、技术上都具有相当难度和深度的乐曲。Grave段落,4拍的节奏可先数分拍,首先把拍子弄准确,才谈得上进而表现音乐,节奏的自由也必须在明确节奏的基础上:Allegro段,每小节数两拍,分解八度严格定数,并认真阅读谱上要求的强弱与渐强、渐弱,这些都是表现该曲音乐的基础和根本。由于这首曲子要说的内容太多,在本文内不可能一一说明,所以只提出一点“万物之初,先有节奏”,节奏要弄得很好,也就是成功的保证。
李斯特《夜莺》(Liszt - The Nightingale)。这首乐曲最不容易处,是在很多华彩中问要把其旋律和乐句表现出来,突出并连贯起来,否则就会弹得一盘散沙。在技术上对4\5指的灵活和独立,分解和弦的放松和自如,华彩小音符的轻捷和流利也都需逐一仔细练习,认真对待。
郭志鸿《云南民歌组曲》选段。所选的“夜林”、“桅子开花”、“春舞”这3首曲子,正好是快、慢、快的安排,成为一组独立的演奏曲目。由于作者采用了现代和声手法,弹惯了古典曲日的学生初练时也许感到不太习惯,但是在深人练习后,就会体会到这几首小曲鲜明的形象与意境和音乐上的趣味。
我认为,只要是踏踏实实、循序渐进的学琴者.在具备了十级的弹奏能力时,能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感受、理解并表现音乐的内容与风格,就肯定能取得进步与较好的成绩。
相关阅读
【珍藏帖】史上最全的介绍交响乐队中的各种乐器
【重磅】教你一次性搞懂古典作曲名、作品编号
钢琴老师的恐怖眼神!
史上最幽默的“调式讲解”--再也不会傻傻分不清“大小调”
【敲黑板!】家长如何记好钢琴课上的笔记?
为什么钢琴有88个琴键?
五线谱为什么是五条线?
可舔的高颜值乐理曲式入门
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区别
学琴前VS学琴后,忍住别哭~
能不向学音乐的人问这些问题吗?
【干货】一个西瓜讲音符
跟着乐器学“装蒜”!
【学音乐的学生心电图】你的身体还好吗?
如果您对本公众号及老徐表示支持
☟
【重磅+干货】钢琴琴童家长在线交流平台一周岁
请选择您的感谢方式
☟
比如:转发点赞
比如:加入全国琴童家长群
比如:加入公众号或老徐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