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湖南省文化厅网站发布《关于公示2018—2020年度“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的公告》,公示期为7天。共有45个地区入选2018—2020年度“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公示名单,永州东安县大盛镇、江华瑶族自治县、祁阳县、道县4地上榜。
为创建特色文化品牌,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根据《湖南省文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18—2020年度“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和推荐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作的通知》(湘文公共〔2018〕23号)要求,湖南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评审命名工作。在各地积极创建和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初评,并审定后,共有45个地区入选。
东安大盛镇 民间器乐
大盛镇位于东安县东北边陲,全镇区域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大盛镇人民能歌善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渔鼓、彩调、舞狮、舞龙等,一直传承至今,广场舞蹈、农家书屋、民间器乐遍及全镇。1995年,大盛镇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
江华 长鼓舞
长鼓舞分“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细节。其动作特征是粗犷、勇猛、奔放、刚强、雄劲、彪悍、洒脱。不管是跳、跃、蹲、挫或旋转、翻扑、大蹦、仰腾等动态,都表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祁剧、祁阳小调
永州北部的祁阳广泛流传着一种传统戏曲剧种。经过长期演变和发展,形成了有词有曲,词曲结合,结构完整,旋律优美;有说有唱,说唱结合,以唱为主的一种地方色彩很浓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人们通常叫它"祁阳小调"。
道县 龙船赛
道州龙船也叫道州龙舟,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永州市道县端午划龙舟始于宋代,是为祭祀屈原。新中国成立后,道州龙船数量逐年增加,规模逐年扩大。2002年,道县被省人民政府授予“龙舟之乡”称号。 2006年,“道州龙船赛”被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道州龙船赛依然保留着古老的传统,每艘龙舟都有固定的名称,船头雕刻也有龙、虎、凤、鹰、猫等不同标志。这项民间活动已成为道县文化产业的重要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