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y英语 2022-08-01 22:53:15
欢迎您关注公众号loryenglish,点击标题下方的“Lory英语”可以订阅哦!
家
伏牛山中,留山河畔,我的村庄,像一袭白裙,干净靓丽的、轻飘洒脱在山水之间。她世代耕织着这片土地。用柔情轻抚子嗣,用坚硬支撑生命。
拆除最后几间土房子,钢筋混凝土在山间肆意的穿随。再也不必踩着泥土,泥里来,泥里去。水泥路直通稻田和麦地。
去山中采摘冬日的小花,倔强的生命在缝隙中自然开放。二花,蒲公英,还有那些俗称的血林根,放入地锅中,熬制纯正的凉茶。
还有一种好吃的小虫,她缩卧在栗树疙瘩里。全身通透,淡黄覆盖,用火微烧,焦香诱人。
一直都想不通,小虫本来是啃噬栗树疙瘩的,却长出好吃的身体。毁坏了别人,贡献了自己。
老庙儿
老庙儿在留山坡上,冬天,我们去山上打柴时经常路过。
庙里供奉着祖师爷、祖师奶。我们有时在庙里避雨,大多时候,它只是一个约好下山的地点而已。
塑像没有完整的,每次经过都残缺不全。善男信女一次次请,儿童却在不自觉的毁坏。有请求灵验的香客,回头精修过老庙儿。
有赌博的人支起桌子,藏于庙宇中。深山老林,警察不易察觉。
老庙儿,被我们记忆着,也被我们淡忘着。我们记得它的名字,却早已忘记它是座庙宇。离村庄太远,便被一点点遗忘。
我远离村庄,我不想被遗忘。这个冬夜,我想支起信仰的键盘,用智慧去拼写永恒的记忆。
炉中火
最喜欢冬日到来,三五邻人,依坐在火堆前,天南海北,夸夸其谈。
燃烧的生命,是各色物种的集结体。北坡的栗树,张家的玉米杆,混杂着易燃的栗树叶子,一股烟升起,生命戛然而止。
村人们习惯,储备干柴和栗树疙瘩,等结冰不化的天气,整日整夜的燃烧。把红薯或者花生埋在火灰中,闻见香味即可享受。一口口,咀嚼着幸福。
为了省电,关掉所有的电灯。火光映照在老人脸上,皱纹波澜起伏如群山,白发璀璨无比如银星。新生儿随母亲端坐在火堆旁,嗷嗷待哺,怒笑着生活的期盼。
炉中火,燃烧了一世又一世,温暖了一代又一代。
村庄在老去,山上的枯枝在消减。只有火,以疯狂的爱执著于这片土地,日日夜夜,忘我的燃烧着。
山中沙梨
沙梨是在一个叫谢沟的地方摘的。沿河而下,顺山而进。一道弯曲的沟。
初摘的沙梨,吃到嘴中,整个口都是麻的。母亲说,霜打过才好吃。
于是,把沙梨放进小竹篮中,通过木梯子爬上平房,站在房子上颤颤巍巍的把篮子挂在梧桐树上。
山中孩童,冬日的水果便是沙梨。
每个寒夜,我都担心着鹰或者鹊会爬上梧桐树,啄吃我的沙梨。有时,我还梦见奇大无比的鸟,一口吞吃了篮子。
梦中也有梧桐树,她的干果镶嵌在小小的叶子上。她的生长,好似就是为了挂篮子,篮子中装满大小不一的沙梨。
霜打后的沙梨,软甜轻柔,放在口中,奇妙无比。
此文发表在2016年2月下半月,总第426期《散文诗•校园文学》。
潘飞,Lory英语公益课堂发起人。
2017年8月26日,邓州市委机关报《今日邓州》,对潘飞老师暑期做的公益课堂进行了报道。
2017年9月8日,《教育时报》以《教师开公益课堂,为学生提供免费教育》为新闻题目,报道了潘飞老师暑假做公益课堂的事迹。
2017年11月,《河南教育》发表了有关公益课堂的文章《只想做些有意义的事》。